无锡健天隆国际击剑运动中心是无锡市首家击剑运动培训中心,拥有一流的设备和雄厚的师资队伍。旨在培养和储备击剑人才,为青少儿及击剑爱好者提供习剑与交流的平台,传播击剑文化,普及与推广击剑运动。
教学理念:我们秉承 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 之理念,推崇 礼仪、公平、平和 的文明精神,推广普及这项智勇双全的运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儿童通过击剑运动得到身心及体能的锻炼、内在气质的提高及智能的开发,使其成为姿态优雅、气质高贵、形象挺拔、崇尚礼仪、思维敏捷、文明健康的一代。
场馆介绍:健天隆击剑运动中心成立于2012年9月,位于无锡市太湖大道新体育中心,这里环境优美,设施齐全。配备多条国际比赛的标准剑道及完备运动设施,为学员提供了良好的训练环境。
教练团队:健天隆击剑由国际剑联(FIE)国际级裁判,原台北击剑队主教练亲自执教。教练团队由国家级教练和各省级以上专业队退役的国家级运动员组成。确保学员得到更专业、更系统的指导。
教学体系:以 新颖、优质、专业、科学 为教学理念,把专业技术与现代培训理念相结合,根据每个学员不同年龄层次的特点与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课程,推陈出新[查看全部],力争让每位学员享受击剑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技术与体能同步发展。随着场馆的不断完善和学员击剑水平不断提高,击剑中心将每年定期组织参加国内及国际的业余击剑比赛,扩展学员的视野,锻练学员的心里承受能力,培养学员遇事沉着冷静,独立处理事物的能力,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使学员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击剑介绍
击剑运动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早在远古时代,剑就是人类为了生存同野兽进行搏斗和猎食所使用的工具。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剑由最初的石制、骨制发展到青铜制、铁制,最后到钢制,并作为战争的武器,逐步走上历史舞台。击剑在古代埃及、中国、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国家十分盛行。公元前11世纪,古希腊就出现了击剑课,并有剑师讲课。有关古老的击剑形式,在希腊、埃及等国家中的一些历史建筑和纪念碑上都可见到关于击剑的浮雕。
在中世纪的欧洲,击剑与骑马、游泳、打猎、下棋、吟诗、投枪一起被列为骑士的七种高尚运动。为了研究和推动击剑技术的发展,欧洲各国纷纷成立击剑行会(协击剑会和学校)。西班牙被认为是现代击剑运动的摇篮,第一本击剑书籍就由两位西班牙教练编著。14世纪在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出现了一个令人炫目的骑士阶层,他们以精湛的剑术纵横天下,博得了广泛的美誉。此后各国贵族纷纷效仿,一时间成为上流社会时尚的贵族运动。
击剑运动真正得到全面的发展还是在法国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时期。1776年,法国著名击剑大师拉?布瓦西埃发明了面罩,这一发明使击剑运动进一步走上了高雅道路。人们戴上面罩、手套,穿上击剑服,就可以安全地进行一连串的攻防交锋。面罩的问世是击剑运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法国成为当时欧洲击剑运动的发展中心。
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的欧洲盛行决斗。在这种形势下,为了满足人们对击剑的爱好和需要,又不至于伤害生命,一种剑身较短并呈四棱形,剑尖用皮条包扎的新型剑被设计出来,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并得到广泛开展,这便是现在花剑的雏形。从此,在欧洲的习武厅、击剑厅及专业学校里,花剑的击剑方式逐渐形成并日趋完善。热衷于决斗的绅士和贵族从1885年开始,在习武厅进行练习时,使用三棱形剑,交锋不限制部位,这就是延续至今的重剑。
18世纪末,匈牙利人对东方波斯人、阿拉伯人及土耳其人早期骑兵用的弯型短刀,进行了改革,于剑柄上装配了一个象弯月形的护手盘,在击剑时可以起到保护手指的作用。后来,意大利击剑大师朱赛普?拉达叶利将它进一步改进,使它能在击剑运动和决斗中使用,并根据骑兵作战的特点,规定有效部位为腰带以上,这便成为现代佩剑的前身。至此,人们在从事击剑时就可以自由地选择花剑、重剑和佩剑。
19世纪初,在法国击剑权威拉夫热耳的倡议下,将花、重、佩这三种不同式样的剑的重量再加以减轻,同时对一些技术原理及战术意义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在一些欧洲国家经常开展竞赛活动。击剑运动由此逐渐成为国际性的体育竞赛项目,并最早成为奥林匹克大家庭中的一员。
现代击剑运动是奥运会的传统项目。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现代奥运会上就设有男子花剑、佩剑的比赛。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第2届奥运会上增加了男子重剑比赛。1924年在巴黎举行的第8届奥运会上又增加了女子花剑比赛。1992年在巴塞罗那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上,女子重剑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佩剑于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被正式列为奥运会项目。